您好,欢迎来到中国金属材料供应商!  登录    免费注册
热门关键词:  正在更新....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美国也要遭遇卡脖子了?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稀有金属“钴”,被中国把控

美国也要遭遇卡脖子了?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稀有金属“钴”,被中国把控

发布时间:2021-09-29

 我们都知道如今汽车市场上的新能源车辆发展迅速,各大厂商都在加大力度的开发和生产新能源汽车,殊不知,虽然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可以缓解石油资源的短缺,但是它自身的核心部件,比如电池依旧是一种能源,而钴这种物质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构成成分,它和石油一样,同样来源于自然界。据说从2025年起,钴将供不应求,那么,这一现象会对新能源汽车产生什么影响呢?难道电动汽车真的只是一种过渡产品吗?

 
首先,我们来认知一下钴这种物质,它作为一种银色金属,在开采铜矿的时候,随之被提取,主要用于生产锂离子电池,而就目前市场来看,很多电动汽车使用的电池都是锂离子电池,它固有的性能可以为电池提供更好的蓄电能力。所以,电池的寿命、电池的续航里程等这些因素其实跟钴这种物质都是息息相关的,钴在锂离子电池中也占有重要的位置。
 
其次,每一辆使用锂离子电池的电动汽车的制造和生产都离不开钴,而它作为大自然的一种矿物质,必然也会面临资源的枯竭,所以,钴的减少对于电动汽车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不能因为钴的减少,就一味的判断电动汽车只是一种过渡产品,因为目前电动汽车的电池不仅仅只有锂离子电池这一种,况且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新型材料的开发等等战略都是未来的方向。
 
为了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各科技强国都在大力研发新能源汽车,然而新能源汽车也需要运用大量的资源,然而如今又一关键资源被中国主导,其战略价值丝毫不输给稀土,它就是钴金属,而新能源汽车所需要的钴金属,目前很可能被中国把控,失去了这一重要资源,美国电动汽车是否要凉了?
 
作为锂离子电池最主要的核心材料,钴酸锂电池的技术实际上已经非常成熟,这种三元锂电池不仅在手机、笔记本电脑上相当常见,就连像是特斯拉这样的电动汽车,所使用的锂电池,想要生产也离不开钴供应,才能解决,尽管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同样对钴有着需求,但相比于新能源汽车的消耗量,前两者对钴的需求,简直就是微乎其微,尽管在目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在钴市场上占据的份额并不算太高,但随着新能源汽车得到了大部分国家的追捧和支持,它未来的市场发展高度可期,在每一台台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至少需要1.5KG钴才能正常运行的前提下,钴材料的价格,也就从2017年每吨2万美元直接上升到一年以后的每吨26,000美元左右的水平了。
 
但钴并不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在地壳里面的平均丰度仅有0.0025%,并且其中的绝大部分深藏在大洋锰结核当中,这导致了这一稀有金属资源成为全球各大国家的关注对象:像是有着钴矿的澳大利亚、俄罗斯和加拿大等国家也开始纷纷制定策略,限制国内的钴矿石出口,这导致了现在除了非洲的刚果金以外,其他的钴矿,基本上都已经处于被限制开发的状态,想要从这些矿产中开采钴的难度,实际上是非常高昂的,因此,为了确保本国的钴供应,中国最终决定,从刚果金下手,并在最终夺得了刚果金钴矿股份争夺战的最终胜利,很显然,接下来美日制造如果还想要得到钴材料的难度就相当大了。
 
尽管包括特斯拉在内的一系列美国高精尖企业,并不是没有应对钴材料紧缺的办法,像是磷酸铁锂电池和高镍锂电池,就是能够让美国高精尖企业规避钴材料供应受限,导致三元锂电池产能不足的最好办法,只是,使用这两种方式也同样会让美国高精尖企业们付出足够的代价——高镍锂电池至今尚未走出实验室,倘若特斯拉决定量产这一电池包,想要将其商用化的代价必然会相当惊人,而磷酸锂铁电池组其和核心专利尽管被掌握在西方人手里当中且对钴需求非常低的优势,却有着能量密度相比于三元锂电池来说更低的缺点,而且,作为一种发展专利被掌握在中国人手里的电池,如果西方想要借此规避钴威胁,那他们还得和中国企业打上一场专利战争,这么做所付出的代价,实际上也同样惊人。
 
所以,在需要解决这一问题所需要付出的代价过于惊人的前提下,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各国依旧只能捏着鼻子忍受自己在钴供应上被中国卡脖子的致命缺点,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并不会想方设法解决这一问题,或者,接下来美国会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低钴电池的研发和推广当中,从而彻底解决中国在钴资源上对美国的遏制。
 
因此,现在的中国必须继续保持警惕,尽管钴材料的战略价值目前仍足够惊人,而且现在中国还能用稀土和钴资源的供应收缩来对美日等国进行牵制,但这并不代表中国的稀土优势必然能够保持到最后,发展本国技术,苦练内功,确保即使脱离美国的技术支持链依旧能够独立自主,才是中国在战略上发展的最终道路。

  • 0
  • 顶一下
  • 0
  • 踩一下